能源装备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核电储能成亮点
信息来源: http://www.emcmy.com 时间:2016/6/21 11:19:52
发改委网站20日消息,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《中国制造2025—能源装备实施方案》,要求2020年前,围绕推动能源革命总体工作部署,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,并开展示范应用。同时,推动各类能源装备优势产能走出去,支持海外投资并购。
能源装备作为能源技术的载体,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核心部分。能源装备制造业正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新的增长点。
此次《方案》提出了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任务,涉及煤炭绿色智能采掘洗选装备、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装备、清洁高效燃煤发电装备、先进核电装备、水电装备、太阳能发电装备、储能装备、先进电网装备、智能电网、能源互联网关键装备等相关技术攻关及应用推广。
在核电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开发先进核电主设备用新型合金材料和替代材料,进一步提高核电主设备大型铸锻件加工制造技术水平。组织开展核电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攻关,并结合数字样机、增材制造等新型智能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应用。
我国核电“十三五”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成,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.2亿至1.5亿千瓦。在未来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5%的规划下,国产核电设备供应商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,市场前景广阔。
同时,去年我国共开工6台机组,2016年下半年部分早期设备将进入交付期,正式交付高峰将在2017年出现。核电建设有望继续走高,预计全年将至少核准8台机组,开工8台机组。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开工至少超过30台机组,每年将开工6台至8台机组。除了国内市场外,核电“走出去”也在不断升温。
在储能装备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要突破新型电极材料、电解质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新体系,建立钒电池储能示范系统。掌握铅炭电池本体制备技术,开发长寿命、低成本铅炭电池储能装置。
日前发布的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》提出,到2020年,储能总装机规模最高将达24.2吉瓦。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,已被我国纳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之一。机构认为,在后续储能补贴等政策的出台下,预计到2020年,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。
铁粉芯 8材 HST50-8B
高偏流的情况下,磁芯损耗最低,兼且线性良好,是最好的高频材,也是最贵的材料OD(in/mm) ID(in/mm) HT(in/mm)0.500/12.7 0.303/7.7 0.250/6.35Al: 23 nH ±10%
铁粉芯 HST131-52 52材…
52材在高频率下磁芯损耗较低,而磁导率与材料-26相同,在新型的高频抗流器上应用广泛.OD(in/mm) ID(in/mm) HT(in/mm)1.300/33.0 0.640/16.3 0.437/11.1Al: 108 nH ±10% 初…
26材 HST157-26
26材最为通行的材料,是一种成本效益最高的一般用途材料,适合功率转换和线路滤波等各种广泛用途. OD(in/mm) ID(in/mm) HT(in/mm)2.000/50.8 1.250/31.8 1.000/25.4Al:…
铁粉芯 HST131-52
52材在高频率下磁芯损耗较低,而磁导率与材料-26相同,在新型的高频抗流器上应用广泛.OD(in/mm) ID(in/mm) HT(in/mm)1.300/33.0 0.640/16.3 0.437/11.1Al: 108 nH ±10%